这一年#
这一年从疫情彻底放开政策开始,气温的降低让病毒传播的更快,这个开年,很多打工人都感染新冠而在家远程办公,当然也包括我。开年的不顺,让我觉得今年也不会好了,在经历去年太多的不顺和没有止境的加班之后,不知道生活还会不会有什么盼头,不断的想要去改变这个现状,却又不知道也不敢去做。
这一年从无知和焦虑中开始了。
二月的时候,我入坑了软路由。第一次接触了 OpenWrt,那段时间每天下班回家就开始折腾网络,也熬了好几个夜,本就下班之后没几个小时的生活,也被网络这件事难住了,很新奇,痛并快乐着。接触了 PVE 爱快,也折腾黑群晖,开始搞各种 All in One。
那是唯一的乐趣了,每天的工作很枯燥,随着组内业务更替,压力却很大,日复一日,看不到尽头。LD 被上头逼的,看起来每天也过得不自在,而正是这种层层加压,在最底层的我们过得是真的痛苦。也是那段时间上头的 OKR 也是越来越离谱,我们作为业务部门,因为业务的减少,就需要有技术产出,这没问题。但问题是,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或许是真的太抬举我们了。我还记得那个 OKR 是双月内优化内部一个 React 状态管理始得,js framework benchmark 中 React 跑分低于 1.6 好像是要达到 1.4 的水平。然而你去看如今排名,Solid 作为最快的框架和原生相近高达 1.01,纯 React 1.7 左右。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,只能为跑分做优化,但是这没意义 LD 也不接受。在老 React 架构(没有使用 React 18 全新架构)中这更是天方夜谭。此外的还有更多。在写到这里的时候,事情已经发生太久了,我也后来离职了,后来听前同事说,这些 OKR 过了好久之后依然没有完成。我不明白意义是什么,如果真的可以,那么业界肯定有方案了,如果没有作为业务部分去做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是否有意义。
那段时间,我一直很抑郁。感觉熬不下去了。我原本熬着,等一个年终吧,发完年终一定走了。回头再看那段时间的所写,是有多么绝望了。我还是没等到发年终的那一天,我提离职了。那天早上,我看到企微的消息,是测试在凌晨发来的消息。那一个早上,我向 LD 提出了离职。LD 跟我说绩效还可以的,再考虑考虑。然后我知道话已经说出去了,也已经徘徊不定太久了,那就这样吧。留给我的一周的考虑期限也没有必要了,几天后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。当时我收到了如今公司的 offer,让我更加有勇气做这件事。说出之后,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了。感觉那段时间是我入职以来的最快乐的。临走之前那一周,我还为公司贡献了几千行的代码,又是一个电商大促,所有的大促需求的代码都是一次性的,促完即扔,切图并不需要太多经验,但我还矜持一颗写好代码的心,更好的代码风格和完善的类型推导一直都是我力求的,而其他人的代码也许只是为了能完成而完成。last day 是月底发年终的日子,LD 最后还是给了我个好绩效,这次我真的拿完年终跑了。
在正式加入小红书的第 291 天(包括提前实习差不多是一年 02 个月),也是来上海的这些天,我不再沪漂了,辞职后,我便回老家了。我还是害怕未来会怎么样,有太多的不确定,但是在现在看来那个决定也许是对的。从原本的两点一线,每天除了和关系好的同事聊天之外也在无其他了,每个周末都是躺尸,何况还是大小周,有时候睡个半天,还有半天搞吃的和打扫下卫生就没多少时间了。论交际圈子和人脉,我并不认为在前司就能任何更多大佬能有什么火花,更何况前司在我看来,我周围的同事除了 LD 之外都不再对技术有追求了。能和聊的来的人不过几个,都是同龄人罢了。
也那段时间,对于职业的思考和咨询,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业界大佬。从这一次开始1,后续又参加了开源之夏,FeDay,也尝试在 Web worker 上录制了一起播客。相比去年在社交上也是有了一个进步,而如果继续之前的生活可能并不会有这么多的改变,只是继续二点一线的生活和周末的躺尸。
在处于离职这段时间里,除了对接最后的需求和交接之外,偶然间发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基于 Web3 的写作平台 xLog,我自己也是一个写作平台的开发者,曾经也想过把所写内容记录到区块链上,但是一直没有实现,所以这个项目很快吸引了我。由于技术栈和业务方向契合,那段时间我为 xLog 做了许多开源贡献,不多数都是复刻我所写的 kami 中的实现和部分感觉还不错的细节交互。也是那段时间为此涨了一波粉。
后来的那段时间,入职一个新公司,毕竟还是需要一段适应期。由于我曾在 startup 工作过一段时间,适应的还算快。对于业务项目,技术栈契合上手也不算困难。startup 的代码相比大厂,没有太多技术债,技术选型也会比较与时俱进,想掌握一个现代化的通用的工具和框架,而不是只有内部才能使用的技术或者工具在这里会非常简单。
在这段时间里,我开始接触并使用 Jotai,一款我之前已有所了解但未曾有机会实际运用的工具。我的经验告诉我,业界流行的工具并非总是最优的,但它们无疑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,总能让人从中学到新知。相较于企业内部的工具,开源工具如 Jotai 通常更加前沿和灵活。企业内部的工具往往显得封闭、保守,甚至有些过时。但无论是开源工具还是内部工具,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。
在使用 Jotai 和 React 进行性能优化的过程中,我从实际的业务场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基于这些经验,我撰写了三篇文章,分享了我的见解和学习成果。
https://innei.in/posts/programming/experience-in-performance-optimization-in-react-applications-1
https://innei.in/posts/programming/experience-in-performance-optimization-in-react-applications-2
https://innei.in/posts/programming/jotai-experience-with-component-state-abstraction
6 月的时候,我终于有时间去重写个人网站了,对于先前那个积累了三年之久的代码,尽管经过了多次重构但是整体还是不可接受。这个时候 NextJS App Router 官方宣称的 Stable 让我再次尝试,历经一个月的时间,Shiro 诞生了。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。和原来一样,我依然对其加入了很多交互或者渲染上的细节。
这个夏天,抽空和推友去了一次香港,特种兵开卡。寸土寸金的香港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的印象,但也算是一次宝贵的经历。没有什么经验,在离开之后总结的攻略。希望能给需要的人有所帮助。
https://innei.in/posts/experience/first-went-to-hongkong-experience
再后来,我的生活慢下来了。
这个慢,我不知道如何去定义。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能够沉下心去干一件其他的事情是不是变得奢侈了,因为我们必须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做着快而零碎的事。在一段时间里不去想别的,静下来看一部番;读一本书;发掘一个爱好。不应该只沉溺于代码,而也要做些代码之外的事。于是,我入手了一台电钢,完全出于兴趣去学习,没有明确的目标,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弹奏出自己喜欢的音乐人的作品。
在过去的半年里,我大多在家中度过,偶尔会前往杭州、上海与朋友小聚。这种生活虽看似平淡,却让我领悟到宁静的价值。与朋友们的偶然相聚,为我的日常增添了色彩和活力,让我更加珍惜这种兼顾安静与社交的生活方式。
谢谢你能耐心阅读到这里。这一年对我来说,是关于生活、工作和社交平衡的不断探索与学习,这一年也经历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第一次,那些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。写下过去一年的经历,迎接新的一年的变化。
此外,我还想特别感谢那些来自网络的赛博邻居们。在这一年中,你们的帮助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。无论是在专业知识上的指导,还是在情感支持上的慰藉,你们都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和鼓励。
明年,也不要停下脚步。
里程碑#
记录一些数字:
- GitHub followers 1245 / 今年上了 1K,谢谢你们的支持
- X 3550 / 今年涨了 3K 粉,感谢
技术栈#
今年摸了 NextJS 全新的架构,接触了 expo,终于用 SwiftUI 写了一个可以用的 app。
诗和远方#
- 深圳
- 香港
- 玉鸟集
电子垃圾#
- Sony X90L
- iPhone 15
- G7505 工控机 已出手
- 零刻 N100
- HP 4826 打印机
- Apple Studio Display
- Apple Magic Trackpad
- Nuphy Air 75
- KTC H27P22 Pro
- 机械大师 C28 (13600KF + 4070Ti)
败家玩意,买了这么多垃圾。
开源#
etc.
依旧在全力维护 mx-space,感谢大家的使用。
技能树#
- 熟练使用 GPT-4 生成的代码复制粘贴。
- 会使用 NeoVim 编写代码。
关于未来#
虽然每年都会写明年的计划,但每年都完不成。
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必要写下来。
前同事,两个一起入职的同学都结婚了,同样是 00 后,我还没有谈过恋爱。永远不敢迈出第一步。
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吧。
往年回顾#
此文由 Mix Space 同步更新至 xLog
原始链接为 https://innei.in/notes/160